UTG模量和外观奢华感优势,使其与CPI竞争中已取得领先由于更好的折叠性能,2019年包括三星在内所有品牌发布的折叠屏智能手机均采用CPI作为盖板材料,而这一情况从2020年开始出现反转。除优异的光学性能外,UTG具有模量和外观奢华感优势,这使得2020年三星Galaxy Z Flip的首次尝试采用UTG材料折叠盖板,并在Galaxy Fold 2 继续沿用。产业研究与顾问公司势银(TrendBank)分析表明,截至到2021年5月,虽然除三星外其他品牌已发布的折叠屏手机都采用CPI材质盖板,但其中绝大部分手机企业基于技术路线先进及完备性的考虑,后续的折叠屏智能手机更多地将基于UTG材料盖板进行开发,更多品牌将加入到UTG材质盖板的折叠屏智能手机阵营。虽然不意味着CPI将被淘汰,但UTG材质盖板未来将成为首要选择。来自势银(TrendBank)《折叠显示屏盖板用CPI和UTG竞争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折叠屏盖板市场规模6万平米,CPI几乎占据全部市场份额;基于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快速成长,预计2021年折叠屏盖板市场规模将达到25.4万平米。但由于采用UTG材质盖板的三星折叠屏智能手机占据折叠屏手机绝大部分市场, CPI盖板材质份额占比将小于30%。中大尺寸折叠屏弯折半径及次数要求相对低,而对于中大尺寸UTG,原片尺寸覆盖能力小、量产性较低及成本高。故CPI薄膜在中大尺寸折叠屏具有优势,将影响其未来市场需求走向。
来源:势银《折叠显示屏盖板用CPI和UTG竞争分析》报告
CPI项目推进放缓,而UTG布局快速推进,有望实现供应链多样化据势银(TrendBank)观察,尽管目前整体上CPI盖板技术成熟度和量产性优于UTG,但CPI对产品外观、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有极高的要求,产业链涉及的拉膜和硬化环节均存在较高工艺技术壁垒及终端导入壁垒,目前国际上仅少数企业掌握;UTG方案壁垒主要为原片和后道加工,尤其是后道加工涉及的众多环节,良率将成为重要挑战。另外,UTG盖板分为减薄路线与非减薄路线,整体看UTG减薄路线产品性能和良率稍差,但成本低优势,中国企业主要基于UTG减薄路线开发。基于未来UTG盖板预期,国内外不少企业已进行投资布局技术开发,目前中国已有至少5家宣布投产或具备量产能力,包括长信科技、惠晶显示、赛德、恩里克、国奥等。更多详细的关于CPI和UTG产业链解析、工艺技术路线及成本分析、技术壁垒、下游应用供应链及产品分析、参与企业最新进展追踪,参见势银(TrendBank)《折叠显示屏盖板用CPI和UTG竞争分析》专题报告。无论是无色透明聚酰亚胺(CPI)和超薄玻璃(UTG)盖板目前均为复杂的多层复合结构,未来对折叠盖板要求将进一步提高。据势银(TrendBank)调研分析,备受业界期待的完美盖板材料的开发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目前更多企业是基于当前方案性能及结构进一步优化。基于CPI盖板折叠屏可进一步优化,除硬度和弯折性能改善外,针对CPI盖板高级感不足,采用双旋水滴铰链,折痕到可接受程度。UTG复合盖板结构以UTG作为骨架,需要PET保护膜,基本结构为PET/OCA/UTG/OCA/PET-HC;除逐步改善硬度、弯折等性能外,目前厂商正在开发UTG表面加polymer的方案,以提升抗冲击效果,但外侧仍需要PET保护膜;未来将以去除外侧保护膜为目标,以消除保护膜折痕影响。采用CPI+UTG盖板结构,理论上可结合两材料优势,但当前结合方式成本将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目前多数终端企业未对该方案作为主流可行方向进行开发。
来源:势银《折叠显示屏盖板用CPI和UTG竞争分析》报告
以上内容均摘自势银发布的研究报告《折叠显示屏盖板用CPI和UTG竞争分析》。该报告共计23页,具体目录如下:2、 CPI&UTG产业链对比分析
2.1.1 CPI&UTG产业链中上游均包含至少三个环节2.1.2 UTG减薄路线性能和良率稍差,但成本低2.2 CPI拉膜硬化存在挑战,UTG主要在后道壁垒2.3.1 市场需求及投资风险等因素左右CPI量产化3、CPI&UTG应用对比
3.2 21年起,折叠显示UTG盖板或将多品牌采用3.3 CPI&UTG伴随折叠终端类型走向差异化竞争4、CPI&UTG未来市场预测
4.2 2020年起,UTG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5、CPI&UTG竞争分析总结
《折叠显示屏盖板用CPI和UTG竞争分析》